- 2021-09-01·未來的母嬰店還能靠奶粉紙尿褲盈利的嗎?
- 2021-02-27·母嬰消費新趨勢:如何抓住Z世代的消費動機
- 2021-02-27·母嬰人來看看這些品牌的春節(jié)營銷憑什么出圈?
- 2021-02-26·懶人經(jīng)濟當?shù),母嬰門店如何迎合這波潮流?
- 2021-02-25·店長管理的9個誤區(qū),要警惕!
- 2021-02-25·傳統(tǒng)門店如何獲得有效客流?
- 2021-02-24·母嬰門店經(jīng)營絕對不能忽視的十個黃金細節(jié)
不合格童裝存在的危害
我們每天都會和衣服分不開,有時花花綠綠的衣服成了我們的首選。然而不好質量的衣服卻能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。尤其是兒童皮膚嬌嫩,更容易受到傷害。
童裝安全標準為A級
據(jù)參與多項標準制訂與修改的專家、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(TC219)秘書長、上海市服裝研究所所長許鑒先生介紹,按照《國家紡織產(chǎn)品基本安全技術規(guī)范》的劃分,服裝可分為A、B、C三個安全級別,嬰幼兒用品應當符合A類產(chǎn)品的技術要求,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應符合B類產(chǎn)品的技術要求,非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應符合C類產(chǎn)品技術要求。
消費品安全問題尤其是兒童服裝的安全,正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。兒童上衣帽子和頸部的拉帶易被夾住而發(fā)生危險,上下車時兒童上衣腰部或下擺處的拉帶易被鉤住而導致拖曳事故。美國、英國等先進國家跟蹤兒童服裝引發(fā)的事故,并進行事故統(tǒng)計,分析兒童服裝事故誘因,不斷出臺各類法規(guī)及技術標準。典型的有ASTMF1816-2004兒童上身外衣拉帶安全要求、EN14682:2007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、BS7907:1997提高機械安全性的兒童服裝設計和生產(chǎn)實施規(guī)范等標準,為世界各國在兒童服裝設計及生產(chǎn)實踐提供了重要依據(jù)。我國也已出臺了相關標準。
不合格產(chǎn)品危害大
據(jù)專家介紹,目前根據(jù)國家強制性技術標準,檢測服裝的指標主要包括pH值、甲醛含量、偶氮染料、染色牢度、纖維含量、易位性等。服裝為什么會含有危險成分?
據(jù)了解,服裝的污染有兩個來源:一是服裝原料在種植過程中,為控制病蟲害使用殺蟲劑、化肥、除草劑等,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如果殘留在服裝上,會引起皮膚過敏、呼吸道疾病或其他中毒反應。二是在加工制造過程中,使用氧化劑、催化劑、阻燃劑、增白熒光劑等多種化學物質,這些有害物質殘留在紡織品上,使服裝再度受污染。成衣的后期整形步驟還會用到含有甲醛的化學物質,也會對服裝造成污染。服裝在加工制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使用一些化學制劑,一旦處理不好,這些化學品殘留在紡織品上的含量超過一定標準時,如果直接接觸皮膚就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,有的潛伏期還很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