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各大乳企相繼公布了2018年業(yè)績增長,從數據上看,美贊臣、雀巢、達能等國際巨頭表現依然穩(wěn)定,飛鶴、伊利、君樂寶等國產品牌也迅速起量,占據了大量市場份額。
中國市場有巨大潛力,新品更有機會
利潔時奶粉板塊美贊臣2018年營收達28.39億英鎊,較2017年的15.55億英鎊,同比增長82.57%。利潔時首席財務官Adrian Hennah表示,“中國有一些非常強勁的增長點,”比如,中國市場的超高端奶粉產品有著非常明顯的增長,低線城市的母嬰店也有很好的增長機會,還有中國的電商在快速增長。
雀巢2018年實現總銷售額增長2.1%,至914億瑞士法郎,“這主要得益于美國和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,以及嬰兒營養(yǎng)業(yè)務也恢復了增長,”雀巢首席執(zhí)行官施耐德說。
達能生命早期營養(yǎng)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約占全球銷售額三分之一,2018年第四季度,此業(yè)務板塊在中國市場實現高速增長。
各家財報雖然營收和增長比例有所不同,但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句話——2018年度的增長主要歸功于中國市場的增長。
誰被擠出了市場
要知道,2018年中國的新生兒數量可是硬生生減少了200萬啊,再加上以飛鶴為首的國產巨頭的正在迅速崛起,市場情況其實是不容樂觀的,那么,這些增長來自哪里呢?
,是奶粉內部的紅利結構,以及升級新品、提升價格。
首先,總量見頂的情況下,奶粉品類內部結構也發(fā)生著變化,羊奶粉、有機奶粉、特配粉均成為新的增長引擎,拉動著整個奶粉市場的增長。比如領頭羊佳貝艾特2018年提前一個月就完成了18.88億元的銷售目標,最終實際營收超過20億元,同比增長55%,引導羊奶粉從細分走向主流。
其次,中國奶粉市場的高端化和超高端化對沖了人口紅利萎縮壓力。唯有升級產品將、提高品質、拉高單價才有可能維持業(yè)績,實現新的增長。麗家寶貝總經理蔣濤在第五屆CBIS銳對話時就明確指出,“奶粉的增長是來自于消費整個升級和迭代,這是毋庸置疑的!薄禖BIS銳對話 | 麗家寶貝蔣濤:商業(yè)迭代疊加經濟寒冬,如何把握母嬰渠道的航向?》
那么,誰最有實力去研發(fā)新產品,推出新賣點?當然還是,獨具實力的乳業(yè)巨頭。隨著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,這樣的研發(fā)戰(zhàn)、營銷戰(zhàn)只會更激烈,而那些小亂雜牌的市場份額只會慢慢被此切割,最終出局。
第二,二三線品牌被擠壓得厲害。
奶粉新政淘汰了一批沒有實力、沒有資質的雜牌,肅清那部分了“渾水摸魚”的市場,給更多優(yōu)質的品牌。據華創(chuàng)證券曾(2017年6月)推算的數據估計,因配方注冊制退出市場的中小雜牌將騰出20%左右的市場份額,空出來的市場空間為170億元左右。
同時,隨著終端消費者認知結構的“進化”,消其開始主動問詢知名品牌,比如一名廣東母嬰連鎖老板曾反映說,“消費者進店就點名要飛鶴星飛帆,”不知名的小品牌逐漸失去了信息不對稱的優(yōu)勢,市場份額被極度壓縮。
筆者在走訪河南區(qū)域時,就有一名奶粉代理商表達了當下的困惑與迷茫,“大品牌擴張?zhí)炝,而眼下也沒有真正的好品牌起來,感到越來越艱難……”